为使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平反:理性与逻辑的呼唤

近年来,加拿大社会对使用来自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一些人认为,使用微信、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用户,很可能是中共的代言人或操控工具。这种简单的标签化不仅缺乏逻辑,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偏见。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监控”与“操控”之间的根本区别。确实,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可能会受到中国政府的某种监控,但这并不等于平台上的所有内容和行为都是由政府驱动或操控的。平台上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个人言论,都是个体的私人行为。将使用微信等同于中共代言是一种对事实的过度简化,忽视了个人表达和政府行为之间的边界。 这种误解在外国干预加拿大选举的调查报告中尤为明显。

例如,某些证人,如赵锦荣,他声称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文章证明了中共试图干预选举。然而,这些证人并未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文章是由中国政府操控的,而不是由普通用户或自媒体自发创作的。这种缺乏证据链的指控不仅不符合事实,还容易引发公众对亚裔社区的无端怀疑和歧视。 这种逻辑缺陷也可以延伸到对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偏见。例如,Tiktok经常被指控传播虚假信息,但实际上,大部分Tiktok上的内容都是用户原创的个人表达。指控Tiktok为外国政府传播工具,与将微信用户标记为中共代言人的逻辑如出一辙。

同样,这种逻辑也无法证明Facebook上的言论是否由该公司操控——一个稍加推敲就不攻自破的论点,对微信和Tiktok的指控亦然。 在讨论外国是否干预加拿大选举时,最关键的做法应该是基于确凿的证据,而不是基于某种偏见或假设。

尤其是,对于这些来自中国的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必须区分哪些是用户的个人表达,哪些是真正来自中国政府的指令。将私人言论等同于政府行为是一种极其粗暴和危险的归因方式。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种不加区分的指控对加拿大的政治和社会都是有害的。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必须以严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制定政策,而不是被未经证实的逻辑驱使。这种缺乏辨证思维的做法不仅破坏了加拿大的社会和谐,还可能助长种族偏见和社会分裂。

因此,我们呼吁公众和政策制定者,以更高的标准看待和分析这些问题。只有在尊重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和政策建设更加公正和有效。对使用微信、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进行不公的指控,不仅是对个体自由的侵犯,也是对加拿大民主价值观的践踏。

 

白巍

2024年12月16日,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