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什么是种族主义?种族霸凌?个人冲突?加拿大华人该怎么应对?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加拿大这样的移民国家,一方面要鼓励不同种族的人和谐地在一起生活,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和讨论,如果不同族裔在相处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在讨论不同族裔相处时所遇到的问题前,先要看看世界上几种主要的移民文化的状态。
移民文化各国不尽相同 RISE 美国社会是典型的文化大熔炉。二战之后,美国成了世界的中心,它有足够的底气全球范围地“招贤纳士”。无论是体育、音乐、科学等各方面人才,只要做出成就,美国政府就会召唤他们加入美国——只要你们融入我们、讲我们的话、采纳我们的生活方式、赞同我们的看法,就欢迎你来做美国人——只要你愿意变成“美国人”。它是一个对世界开放的“大熔炉”。 加拿大则是多元文化。加拿大刚开始实行多元文化的时候,我还在美国生活。当时,加拿大政府非常谦虚地说,加拿大没有所谓的加拿大文化,需要移民带来各自的优秀文化,大家一同缔造出加拿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决定移民加拿大。
一眨眼,从1970年代已经过到了现在。这几十年来,我发现,许多族裔都对加拿大文化的形成做出来贡献,但是华裔在贡献方面还是不够积极。当一个国家如此开放地邀请我们做贡献时,我们却做得很不够,实在是有些遗憾。尽管华人在地产、中餐、投资生意等方面都很优秀,但是真正融入得却很不够。回顾历史,看到二战时日裔所受的待遇,我们会发现华裔在加拿大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脆弱。 再比较印度裔,他们在文化、艺术、体育、学术、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参与。更不要说犹太人、西欧人、东欧人、意大利人等等。他们不会强调自己是“意大利加拿大人”,他们就是在加拿大里面,他们在加拿大表现得很好。他们才真正实现了文化大拼盘,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移民状态基本属于文化马赛克。他们的许多居民区按照族裔聚集,彼此区域和平相处,但是融合度差。 当然,这是一种大致的分类,现实中也有混合。比如这些年,加拿大也有人提出融入所谓的加拿大文化——但是事实上,在文学、政治、政策方面,加拿大并没有明确地关于加拿大文化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多元文化,认为多元文化效果并不好——经过几十年多元化的建设,各族裔的矛盾好像越来越多。分析这个问题,就要谈到种族歧视。
什么是种族歧视? RISE 尽管都是加拿大人,却有族裔的区分。加拿大社会中,有人口占主导的族裔。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有了“系统性歧视”——在政府工作、公共事务中,会以对方的族裔来判别对方是什么人,从而有区别对待。亚裔、原住民、穆斯林、犹太裔等等,许多少数族裔都遭遇过这类系统性歧视。
比如在温哥华地区,三四十年前,有些房子禁止出售给华人。比如BC省北部的一些区域,大量的原住民女性非正常死亡,五十年来的破案率不到10%。像泼咖啡案,我自己都被泼过咖啡。报案了,警察就是抓不到人,不了了之。温哥华唐人街被涂鸦、损坏严重,为什么会屡禁不止?为什么抓不到人呢?比如一些大学限制招生亚裔,他们说,亚裔来读书的太多了,学生要多元化,这其实也是对亚裔的歧视。
如何反种族歧视? RISE 针对这类现象,现在人们已经有了意识,那就是要去抗争、发动社会力量来纠正这些错误。抗争是多方面的。司法系统处理案件不公正、主流媒体污名化少数族裔、政府工作中的有意针对等等,都要去跟进、关注、发声抗议。 同时,华裔也要积极参加其他族裔对种族歧视、系统性歧视的抗议。在华裔遭受不公正待遇、遭遇歧视后,常有其他族裔的民众站出来替我们抗议,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不出声,今天遭遇歧视的是华裔,明天可能就是他们自己。我们也应该具备同样的意识。
要学会用所谓的政治手段来争取。比如示威、联系选区议员、给英文媒体编辑写信等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找律师。不要怕政府,更不要怕“告政府”,不要怕投诉警察。抗议示威时,要召集尽量多的民众来参与。参与的人多了,主媒新闻才会播报。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开个小型会议、少数人抢着麦克风说话。 按照法律定义来说,种族歧视多属于系统性歧视。日常生活中,种族主义者对少数族裔常实行种族霸凌、欺负少数族裔、排斥少数族裔。比如公司开会故意不通知少数族裔,华裔在公共场合说中文被吐口水,华人或华夏文化成为闲聊时被攻击、污蔑的话题等等。有些所谓的名人还随意羞辱华人。比如在媒体上公然说,华人最会剽窃科技、移民出国是来占制度便宜、丑化中华文化等等。
在被种族霸凌后,华裔的整体表现非常令人寒心。霸凌者之所以肆无忌惮来霸凌华裔或其他人,他们的心态是“我打了你又怎么样?骂了你又怎么样?”而如果我们抱着“算我倒霉”的心态,认为“被狗咬了,我还回咬一口吗”来宽解自己,一走了之,不敢与坏人对峙、抗争,那么这些怀人只会胆子越来越大。一些华人遭遇霸凌后,自己不敢去对簿公堂,警察立案后,他们又私下和解、不想去出庭。这也是华人移民在西方容易遭遇霸凌的原因之一。 我们也看到,只要站出来发声,霸凌就会减弱。前几年美国一位黑人歌手公然在网上推出一首歌曲,教唆他人去抢华人、偷华人,说华人家里都有现金之类的,还上榜很长时间。后来为何被禁掉了?因为华人发声抗议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做“散沙”。要学会有效的追责。在对待种族主义、系统性歧视、种族霸凌时,要勇敢、要团结,集合力量与不公正的法律、观念、行为去对抗。这也需要一些公益机构站出来,承担凝聚社区力量的责任。当然,社区也要给与这些公益机构人员和经济的支持。 第三种与种族主义相关的是不同族裔之间的个体冲突。这类冲突的特点是当事人双方本身有矛盾,在诱发因素之下,施害者对受害者骂出了种族歧视的语言。比如两个人抢车位,没有抢到车位的白人看到抢到车位的是华裔,便骂出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性语言。这种现象肯定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这还不是真正针对种族的。如果将社区资源经常用于处理个体冲突中,资源是不足够的,也容易造成社区人士的疲劳。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遭遇种族歧视、种族霸凌或者个体冲突时,除了抗争,还要学习对话。我感觉我们华人在对话方面也很不足。有一次在温哥华街上步行时,我见到一位骑单车的白人被旁边的人无端谩骂。那位骑单车的人不是骑着就走了,而是把车停下来,认真地问骂他的人,“我做了什么妨碍你的事情吗?你为什么骂我?”结果一来二去,几句对话,两个人还成了朋友。看到这个情形,我想,我们华人好像不会这样心平气和地去对话。如果被骂的是华人,多半会走掉,不会对话;即使“对话”,也很可能是骂回去。骂回去也许“解气”,不过也可能会让双方误会加深。
对于容忍,我们不能过度。对坏人、坏事的过度容忍,就是纵容。还有,我们的容忍,也要分清是肚量大、主动地看开了,还是忍气吞声?家长们,尤其不要再教孩子们“能忍则忍”,要鼓励他们勇敢。我在政府中做过回复民众追责信件的工作,我发现,其中几乎没有华人的来信。而我们要知道, 政府、政客的一些观点、政策是通过民众的问责形成的。你不问,他可能就不知道。你问了,他可能没有答案,但是他会去思考。 既然我们到了加拿大这个标榜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的国家,我们在好好享受他们所标榜的事务时,也要作出自己的贡献。 (王立 记录整理) 作者简介 谢坚:学者,社区公益人士,列治文 “Richmond Intercultural Advisory Committee “资深成员。